如何實現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?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7-26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輪作休耕:輪作休耕制度是切實保護耕地、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,做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。2016年,農業部等十個部門聯合發布《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》,提出重點在東北冷涼區、北方農牧交錯區、等地開展輪作試點,重點在地下水漏斗區、重金屬污染區、生態嚴重退化地區開展休耕試點。實行輪作休耕制度,有利于耕地修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。《方案》強調,對休耕地采取保護性措施,禁止棄耕、嚴禁廢耕,不能減少或破壞耕地,不能改變耕地性質、不能削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,確保急用之時能夠復耕,糧食能產得出、供得上。
深松整地:“農機深松整地”近年來一直是《政府工作報告》的重要關注點。據記者了解,截至2017年12月底,全國累計投入深松作業機具22.6萬臺(套),共完成農機深松整地1.76億畝,有效改善了耕地質量,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。為何農機深松整地備受關注?“小麥分蘗期的土壤持水量應在60%至80%,水分不足時根系不能下扎。深松整地就在于能打破犁底層,建起‘土壤水庫’。”山東省茌平縣農技站農藝師侯金星指著當地的試驗田說,大馬力農機深松整地作業,可以打破堅硬的犁底層,增加耕作層厚度,提高土壤通透性,從而增強土壤蓄水保墑和抗旱防澇能力。這也是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。
秸稈還田:據了解,從今年開始到2020年,黑龍江省將全面應用“一翻兩免”輪耕輪作技術模式,推廣和示范不同區域秸稈還田模式下玉米、水稻、大豆三大作物整地和播種(插秧)環節農機化技術標準,提高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生產標準化水平,為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秸稈“取之于農田,用之于農田”提供科學實用的農機化技術解決方案,改善耕地質量,保護生態環境,推進黑龍江省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。
“十分珍惜,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”是我國的基本國策,我國雖然用有限的耕地養活了十幾億的人口,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,耕地數量減少、地力嚴重透支、水土流失、地下水超采、土壤污染加重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矛盾,為了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,確保我國十幾億人口的口糧,多種方式保護耕地的任務已是刻不容緩,對耕地保護的重視應時刻記在心間。 文章鏈接:農機網 http://www.nongjx.com/news/detail/68529.html
如何實現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?
【概要描述】輪作休耕:輪作休耕制度是切實保護耕地、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,做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。2016年,農業部等十個部門聯合發布《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》,提出重點在東北冷涼區、北方農牧交錯區、等地開展輪作試點,重點在地下水漏斗區、重金屬污染區、生態嚴重退化地區開展休耕試點。實行輪作休耕制度,有利于耕地修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。《方案》強調,對休耕地采取保護性措施,禁止棄耕、嚴禁廢耕,不能減少或破壞耕地,不能改變耕地性質、不能削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,確保急用之時能夠復耕,糧食能產得出、供得上。
深松整地:“農機深松整地”近年來一直是《政府工作報告》的重要關注點。據記者了解,截至2017年12月底,全國累計投入深松作業機具22.6萬臺(套),共完成農機深松整地1.76億畝,有效改善了耕地質量,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。為何農機深松整地備受關注?“小麥分蘗期的土壤持水量應在60%至80%,水分不足時根系不能下扎。深松整地就在于能打破犁底層,建起‘土壤水庫’。”山東省茌平縣農技站農藝師侯金星指著當地的試驗田說,大馬力農機深松整地作業,可以打破堅硬的犁底層,增加耕作層厚度,提高土壤通透性,從而增強土壤蓄水保墑和抗旱防澇能力。這也是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。
秸稈還田:據了解,從今年開始到2020年,黑龍江省將全面應用“一翻兩免”輪耕輪作技術模式,推廣和示范不同區域秸稈還田模式下玉米、水稻、大豆三大作物整地和播種(插秧)環節農機化技術標準,提高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生產標準化水平,為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秸稈“取之于農田,用之于農田”提供科學實用的農機化技術解決方案,改善耕地質量,保護生態環境,推進黑龍江省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。
“十分珍惜,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”是我國的基本國策,我國雖然用有限的耕地養活了十幾億的人口,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,耕地數量減少、地力嚴重透支、水土流失、地下水超采、土壤污染加重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矛盾,為了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,確保我國十幾億人口的口糧,多種方式保護耕地的任務已是刻不容緩,對耕地保護的重視應時刻記在心間。 文章鏈接:農機網 http://www.nongjx.com/news/detail/68529.html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7-26
- 訪問量:0
輪作休耕:輪作休耕制度是切實保護耕地、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,做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。2016年,農業部等十個部門聯合發布《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》,提出重點在東北冷涼區、北方農牧交錯區、等地開展輪作試點,重點在地下水漏斗區、重金屬污染區、生態嚴重退化地區開展休耕試點。實行輪作休耕制度,有利于耕地修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。《方案》強調,對休耕地采取保護性措施,禁止棄耕、嚴禁廢耕,不能減少或破壞耕地,不能改變耕地性質、不能削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,確保急用之時能夠復耕,糧食能產得出、供得上。
深松整地:“農機深松整地”近年來一直是《政府工作報告》的重要關注點。據記者了解,截至2017年12月底,全國累計投入深松作業機具22.6萬臺(套),共完成農機深松整地1.76億畝,有效改善了耕地質量,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。為何農機深松整地備受關注?“小麥分蘗期的土壤持水量應在60%至80%,水分不足時根系不能下扎。深松整地就在于能打破犁底層,建起‘土壤水庫’。”山東省茌平縣農技站農藝師侯金星指著當地的試驗田說,大馬力農機深松整地作業,可以打破堅硬的犁底層,增加耕作層厚度,提高土壤通透性,從而增強土壤蓄水保墑和抗旱防澇能力。這也是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。
秸稈還田:據了解,從今年開始到2020年,黑龍江省將全面應用“一翻兩免”輪耕輪作技術模式,推廣和示范不同區域秸稈還田模式下玉米、水稻、大豆三大作物整地和播種(插秧)環節農機化技術標準,提高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生產標準化水平,為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秸稈“取之于農田,用之于農田”提供科學實用的農機化技術解決方案,改善耕地質量,保護生態環境,推進黑龍江省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。
“十分珍惜,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”是我國的基本國策,我國雖然用有限的耕地養活了十幾億的人口,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,耕地數量減少、地力嚴重透支、水土流失、地下水超采、土壤污染加重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矛盾,為了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,確保我國十幾億人口的口糧,多種方式保護耕地的任務已是刻不容緩,對耕地保護的重視應時刻記在心間。 文章鏈接:農機網 http://www.nongjx.com/news/detail/68529.html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常州市仁旺機械有限公司
版權所有:常州市仁旺機械有限公司 蘇ICP備20041636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常州 網站支持IPV6